首页科技创新 两会报道5G大展身手 助力媒体融合传播

两会报道5G大展身手 助力媒体融合传播




  “我们现在的视频连线,实际上是通过5G+4K,还有8K这种高清的显示,所以这么大的屏幕,但我们看起来非常的清晰,非常的真切。”

  5…

  “我们现在的视频连线,实际上是通过5G+4K,还有8K这种高清的显示,所以这么大的屏幕,但我们看起来非常的清晰,非常的真切。”

  5月25日,在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第二场“部长通道”上,工业和信息化部部长苗圩为5G做起了推广。

  与往年记者云集、熙来攘往的场面不同,今年的“通道”均通过5G视频连线进行——参加采访的记者身处几公里之外的大会新闻中心驻地,在镜头和电视屏幕前向代表委员提问。

  每年全国两会,都是新技术手段和新科技产品演练应用的大平台。今年,在疫情防控的特殊背景下,5G等新技术的广泛运用,让两会开得更安全、服务更精准、报道更高效,将会场内外的新气象、新声音生动呈现在全球面前。 

  小背包背后的大变革

  今年的两会,不少记者都配备了集结5G功能的设备。5G背包,就是一款颇受记者欢迎的多功能装备。

  像普通双肩包一样大小的5G+4K背包,听名字就来头不小。记者只要背上它,将它与肩上的摄像机连接,拍摄的视频数据就可以通过线缆传到背包里。背包内置了4K编码器和5G模组,后台还有解码器,可以进行5G网络下4K级别直播视频的采集。

  更重要的是,它重量不足1公斤,背上它,记者既能快步跑,又不耽误拍视频。小小一个背包,作用却抵得上一辆转播车,最适用于移动场景下的新闻采集。

  据工作人员介绍,5G+4K背包去年就已经投入使用,很受媒体工作者欢迎,但今年的背包有一大亮点:去年它需要搭配CPE(客户前置设备)进行5G信号接收,今年已经把5G模组集成在里面,免去了CPE的“拖累”,真正实现了“一包在手,高清视频我有”。

  有了5G网络,一个小小的背包简化了传统媒体行业的采编环节。然而,在云、网和AI融合的5G时代,技术融合的力量改变的不仅是一个环节,而是整个行业。

  5G大带宽、低时延网络承载能力改变了视频媒体的采编和传送环节,云端强大的计算和存储能力降低了视频编辑处理的门槛,AI使能智能转码、智能审核、智能编辑、智能广告推荐等从制作到分发的各种智能应用,5G、云和AI融合将对媒体行业的采、编、播、传等各个环节带来革命性的变化。

  事实上,当4K/8K超高清视频遇上5G、云和AI技术融合,一个新的媒体时代已经拉开序幕。

  虚拟演播“以假乱真”

  一块蓝色背景板、一台笔记本电脑……今年全国两会,代表委员驻地内的网络视频采访间成为“标配”。

  根据防疫要求,两会期间新闻记者主要通过网络视频等非面对面的“云采访”模式,与代表委员连线交流。如记者希望采访一位政协委员,可通过微信申请小程序或向各驻地新闻联络员提出采访申请,并填写相关申请信息。大会新闻组征求委员意见后,根据网络视频采访间使用情况,统一安排使用视频软件进行采访活动。

  演播厅内,一个酷似普通充电宝的白盒子,是CPE的移动版——5G数据终端。它是今年两会的新鲜事物。它的出现将让5G网络的接入更加便捷、不受空间限制。只要在5G网络覆盖的地方,使用者就可以通过它将自己的终端设备接入5G信号,随时随地享用5G网络。

  演示厅里最打眼的部分,是一块半墙大小的绿幕,对于无法前往一线的记者来说,它可以帮忙达成以假乱真的“现场直播”。

  很多媒体平台有前线采访的需求,但在疫情期间,主播无法亲临现场播报,就可以通过绿幕方式将其视频数据采集下来,然后把基于绿幕的实时抠像和提前录入的所需固定背景相结合。呈现出的画面里,主播如同置身真实场景中。人物的大小角度都可以按需调整。

  据了解,两会期间多家媒体媒体还推出了“虚拟主播”,它能够利用语音合成、语音识别、语义理解、图像处理、机器翻译等多项AI技术,实现新闻的自动播报,并支持文本到视频的自动输出。只需输入文字内容,就可以快速生成新闻播报画面,主播不用出镜,减少播报错误。

  融合应用传播“中国好声音”

  今年两会,媒体融合也搭上了5G等新技术的快车,更好地传递出中国信心与力量。

  人民日报智慧媒体研究院在两会期间推出“5G+AI”模式,打造了iMedia、iMonitor、iNews等智慧平台。前方记者将视频素材传回后,智慧平台可第一时间对素材进行处理,用智能剪辑、智能导播等方式,更高效、更准确地制作视频新闻,实现对新闻采、编、发的全流程智能化管理。

  新华社在今年两会首次推出5G全息异地同屏系列访谈,使用5G网络传输和全息成像技术,让身在异地的代表与记者跨越时空来“相见”。在5G网络下,连线两端的记者与采访对象在屏幕中进入同一时空,受访者的语音、表情、动作实时呈现,与访谈人握手、交谈、互动十分自然,实现了“面对面”的实时交流。

  人民网为每位两会前方记者配备了最新款的5G手机,前方记者在现场拍摄的图片、视频,可以通过5G网络快速传送给后方即时处理。

  两会期间,人民网还推出《两会云客厅》,利用5G低延迟、高画质、强互动的技术手段搭建起一个虚拟演播厅,通过三维实景建模、平面动画结合实景拍摄的线上立体虚拟场景,让代表、委员和专家学者不受场地制约,实现“一键入厅”,与主持人进行实时对话。

  而人民网推出的《代表委员云调研》访谈节目,自主搭建了人大和政协两套数字化的演播室+网络访谈的录制系统,受访者只需下载使用客户端软件,即可用手机、电脑等终端与演播室进行实时连线采访,不仅极大方便了参与嘉宾,也节约了节目成本、提升了访谈效率,颇受代表、委员的欢迎。

  解放军新闻传播中心在今年全国两会融合报道中首次打造 “全息”远程视频导播编辑新模式。该模式以高速率的5G传输技术为支撑,在前方布设三讯道摄像机,所有导播、切换制作均在后方完成,从而真正实现了“制作后移”的理念。

  5G作为新一代通信信息技术,正在赋能各行各业转型升级。未来,随着5G应用的媒体行业不断拓展,将会有更多的人能投入到内容创新、形式创意这些创造性工作当中,助力报道质量更上层楼。

本文来自网络,不代表博览网融媒体平台--博览杂志社官网立场。转载请注明出处: https://www.chinaexponews.com/tech/chuangxin/202104/1887.html
上一篇珠三角企业抢占“新基建”先机增长提速
下一篇 物联网Cat.1芯片上区块链,打开了数字新基建的思路

为您推荐

联系我们

联系我们

010-56192128

在线咨询: QQ交谈

邮箱:zgblw@126.com

工作时间:周一至周五,9:00-17:30,节假日休息

关注微信
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

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

关注微博
返回顶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