今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收官之年,也是脱贫攻坚决战决胜之年,高质量打赢脱贫攻坚战,是南京义不容辞的政治责任。
2019年年底,我市脱贫攻坚工作取得决定性进展,全市“十三五”期间建档立卡的7.7万农村低收入人口100%脱贫,200个经济薄弱村100%摘帽。在此基础上,为坚持高标准、体现高水平、确保高质量,今年以来,针对刚刚踩线脱贫的边缘户和边缘村,我市坚持精准施策,聚力巩固精准脱贫成果,防止返贫现象发生,确保全市“一人不少、一户不落”迈入高水平全面小康社会。
“一村一法”“一户一策”,铺就精准脱贫路
扶贫要避免千篇一律,精准扶贫最难的是“施策”,这就要求必须瞄准重点、明确靶向,为此我市实施“一村一法”“一户一策”的脱贫方案。
2018年,高淳区阳江镇临湖村村集体稳定性收入为93.86万元,低于市定“摘帽”标准的100万元,成为全市最后一个未脱贫村。针对村集体收入缺乏稳定来源,市、区联动送来“造血”资金——市农业农村局安排专项资金100万元;紫金农商银行支持200万元;高淳区政府、阳江镇政府各配套支持100万元,村里利用这500万元购置了高淳区螃蟹城门面房,每年可获15%的固定收益。江宁区交通建设集团出资20万元帮助临湖村购买苗木,在杨家湾建设苗圃基地,每株苗木售价超过1000元。2019年,临湖村村集体稳定性收入达180.7万元,顺利实现脱贫“摘帽”。
临湖村村集体经济的大幅提升,正是得益于我市实施的“一村一法”脱贫方案。“十三五”以来,在我市脱贫攻坚过程中,“一村一法”发挥了重要作用:溧水区白马镇石头寨村利用扶贫开发专项资金,大力发展“两莓”产业,小小蓝莓成为全村人的“致富果”;高淳区漆桥镇和平村以茶叶、早园竹等为主导产业,通过村电商平台进行外销,直接带动村级集体经济增收数十万元。
对于低收入农户,我市则实施“一户一策”的脱贫方案。陈德军是六合区金牛湖街道长山社区村民,由于两个儿子先天性聋哑,一家人的生活重担全部压在陈德军一人身上。考虑到他们家实际情况,街道不仅为陈德军和他的大儿子推荐了工作,还在其小儿子就读的学校为陈德军的妻子安排了保洁工作,2019年,一家务工收入达到5万多元,超过年人均收入9000元的市定“脱贫”标准,更让全家人看到了希望。
提升低保标准、提供就业岗位、鼓励帮扶创业……正是“一户一策”的精准发力,让我市农村低收入人口全部顺利脱贫。
聚焦“两不愁、三保障”,实现更高质量脱贫
“两不愁”真不愁、“三保障”有保障,是贫困人口脱贫的基本要求和核心指标。“两不愁”是指稳定实现农村贫困人口不愁吃、不愁穿;“三保障”是指保障其义务教育、基本医疗和住房安全。
在六合区马鞍街道大圣村,低收入农户王银翠家苦日子就快熬到头了,在南财大读书的大女儿刚刚毕业,正在找工作;小女儿目前在六合一中就读,成绩也不错。“我长期生病,全靠丈夫一人打工养家,好在女儿都有出息。”王银翠说。对于像王银翠这样的贫困家庭,大圣村除了发放全区统筹的扶贫助学金,还主动对接区工商联,为大学生争取助学金。去年,王银翠家共领到5000元,减轻了女儿的学费负担。大圣村村支书陈红表示,教育扶贫能够阻断贫困的代际传递。
高淳区淳溪街道居民夏红华,成功搭建起社会慈善力量与弱势群体之间的爱心平台,坚持慈善助学13年,先后为156位社会爱心人士和178名困难学生成功结对,累计资助困难家庭学生953人次,资助金额达199余万元,已帮上百名寒门学子圆了大学梦。
无论是教育扶贫、医疗扶贫,还是改善住房条件,其根本目的是为了拔断穷根,提升百姓的幸福感。
脱贫攻坚以来,我市扶贫战线聚焦“两不愁、三保障”,确保脱贫成色更足、质量更高。义务教育方面,针对低收入家庭学生,我市在实施教育费用全额减免的基础上,落实“幼儿园1200元/年、小学1500元/年、初中和高中2000元/年”的生活补助标准;基本医疗方面,全面落实“困难人员参加城乡居民医疗保险享受财政全额补助,大病保险起付标准降低至1万元,各报销费用段报销比例提高5个百分点”政策,让低收入群体享受多重医疗保障,同时进一步加大医疗救助和临时救助力度;农村贫困家庭住房条件改善方面,2019年实施了1321户危房改造任务,当年全部完成。
建立防止返贫长效机制,巩固精准脱贫成果
逆水行舟用力撑,一篙松劲退千寻。南京虽已实现“两个100%”脱贫摘帽的目标,但发展不平衡不充分导致的相对贫困却客观存在,同时还承担了对口帮扶任务,脱贫攻坚仍有大量工作要做。
今年3月26日,市委市政府召开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工作会议,记者从会上获悉,当前,我市家庭年人均可支配收入高于9000元但不足1万元的低收入农户仍有797户;村级稳定性收入超过100万元但低于150万元的经济薄弱村还有24个,针对这些刚刚踩线脱贫的边缘户和边缘村,我市出台《关于建立防止返贫长效机制的实施方案》,聚力巩固精准脱贫成果。
这些边缘户和边缘村,主要集中在我市南北“两极”的高淳区和六合区。
六合区按照市委市政府要求,对年稳定性收入不足150万元的13个村,全部落实区委常委挂钩帮扶的“一村一法”方案。以龙袍街道新桥社区为例,2019年村集体稳定性收入为140.9万元,今年,将通过打造优质稻米品牌、引进高效水产养殖、发展楼宇经济等举措,实现村集体稳定性收入超200万元。高淳区推动街镇领导、区级机关党员干部与248户脱贫边缘户进行“双重挂钩”,积极落实按季度监测收入、常态化走访帮扶等举措,梳理排定“一户一策”方案,紧盯“防范返贫”和“解决相对贫困”两大任务。此外,聚焦“两不愁、三保障”,全市各相关部门先后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,强化政策兜底,加大社会救助保障力度。
从全面完成脱贫目标,到巩固精准脱贫成果,扶贫工作只有起点,没有终点。我市扶贫战线的干部群众,还在持续不断攻坚克难,确保夺取脱贫攻坚战全面胜利,确保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圆满收官。(李都 冯芃)